书名:从长平之战开始

第677章轻破联军陷迷惘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77章轻破联军陷迷惘随着太阳逐渐的升高,蒙骜的身影早已远去,而在山谷之中的战斗也终于接近了尾声。
    不到半个时辰,残存的秦军已经被赵军分别包围在山谷的首尾两端,因为只有这里,才不会被山火所侵袭。
    只可惜,即便躲得过山火,也躲不过赵军的刀剑。
    人数处于绝对优势的赵军很快就对秦军展开了分割作业,随之而来的,便是赵军的清缴模式。
    又是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里,刀剑碰撞的金属之声逐渐减弱,更多的只剩下了刀剑入肉的「噗噗」之声,那是赵军在毫不留情地对秦军士卒进行补刀。
    与此同时,山谷之中,原本熊熊燃烧的火焰也渐渐熄灭,空气中四处都弥漫着草木燃烧的灰烟以及烤肉的焦香。
    等待温度逐渐降低之后,山坡之上的赵军这才随即踏着整齐的步伐,开始进场为秦军收尸。
    前后不过两个时辰,待到日悬中天之时,赵军终于完成了此次的伏击作业。
    不仅仅是山谷处对秦军的伏击战,新郑城南的伏击战也同样在半个多时辰前,以赵国的完胜告终。
    韩军的主将终究还是没能等到来自秦军或是新郑城内的援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军的将士们显然也渐渐地意识到了,他们已经被抛弃的事实。
    随即,被分割包围的韩军,开始逐一地向赵军投降。
    最后,却是只剩下韩王派出的使者与韩军的主将所率领的数千人还在负隅抵抗。
    倒不是他们有多坚决,只是他们心中存在的幻想太多,而又处于整个战场的中心,这才最后被赵军团团围住而已。
    也不是他们没有想过带着亲兵趁早逃离,只是能逃过这个战场,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新郑吗?没有了这三万大军,新郑还能守得住吗?
    无非就是下一个目标而已!
    于是,心存着最后的妄想的两人,竟然是坚持到了最后。只是,终究,他们还是得面对现实——败局已定的现实。
    没有丝毫地悬念,赵括亲自带着部队撕开了韩军最后的防线,三万韩军终究败在了两万赵军的手中,其中近半数韩军还成了赵军的俘虏。
    时至午时,新郑战役终于结束,整个秦韩联军足足五万五千多人,仅有靠着蒙骜的拼死一战,才突围而出了近万人,而两个战场之上,赵军的总伤亡甚至还不到七千五百人。
    可以说,这次的伏击之战,赵国依旧是毫无疑问的胜利者。
    不论从战略还是战术的结果来看,赵国无疑都已经达到了目标。
    战术上自不必说,赵军以区区七千五百人的伤亡,解决了秦韩联军四万五千多人,战损比高达一比六。
    尤其秦军之中,精锐的五千骑兵,也因为决死的拼杀损失过半。
    就这样凄惨的战果,还得感谢王龁,要不是他怕蒙骜出现意外,硬生生给蒙骜加上了这五千骑兵,蒙骜根本不可能如此快速地赶到谷口,也更不可能趁着赵军援军未至、阵型未成之际,打破缺口。
    极有可能,若是没有这五千精锐骑兵,蒙骜所部就会被李牧死死地锁在谷内,一个都不得逃过。
    当然了,战术上的成功还尚在其次,关键还是战略上的成功。
    很显然,秦军此次回援韩之国的计划已然失败,新郑城中只剩下不足万人的韩军瑟瑟发抖,摆在秦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再起不少于七万大军迅速北上,再援韩之国;要么就只能坐视赵军灭燕吞韩。
    这两个选择,显然都不是什么好的选项。
    前者等于是再度拖延进攻楚国陈都的进度,而且极有可能造成赵国拿下燕国之前,自家
    还没能攻破陈都的后果。
    一旦如此,赵军主力南下,增援韩之国的大军势必不是对手,秦军极有可能陷入进退两难、两面皆失的后果之中。
    而后者,不亚于对这次秋季攻势的彻底认输,更要命的是,一旦燕、韩之地皆入赵国之手,秦赵之间,国力之对比、攻守之态,将从此易形。
    不过,好在的是,突围而出的蒙骜想要将这个消息带回给王龁,也还需要时间。
    或许,选择权已经不在秦军王龁的手中。
    各自打扫完战场后的两只赵军,随即在新郑城南成功会师,面对已经如同熟透了的桃子一般的新郑城,赵括却是有些踟蹰。
    要知道,赵括原本的打算只不过是想要南下救援楚军而已,却没想到秦国在援韩与弃韩之间,选择了第三条路——以少量部队援韩。
    一个围点打援的机会,随即展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而结果也正如想象中那样,不仅韩军被全部消灭,就连秦军的援军也是大输溃败。
    不得不说,王龁这样的决定从结果反推而去,的确是有些草率了。只是,从当事者的角度去看,当时派这五万五千大军回援新郑,的确是最好也是损失最小的办法。
    事情不能从结果出发,若是没有赵括的围点打援,五万五千大军的确是足以帮助韩之国守住新郑了。
    反过来,若是当时王龁派出了足够的兵马前来新郑,虽然被围点打援的可能性是没有了,但却大大地拖延了进攻陈都的速度,等赵军主力拿下了蓟城后南下,将新郑一围,结果不一定会比现在更好。
    但不管怎样,输了,那就是输了。
    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如果。而即便秦军再想要派兵援韩,恐怕也要在十数日之后了。
    十数日的时间,足够赵括手下六万多人,攻下这座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兵力的新郑城了。
    而一旦新郑在手,韩之国仅剩的十余城,也没有不降的道理,而有了新郑,赵军便可以驻扎在新郑,从此就能遏制住秦军东出和北上的咽喉。
    这一切简直不要来的太顺利!
    只是,秦军会让赵括这么轻易拿下新郑吗?得知赵军将其联军击溃的王龁,必然会发疯似的将所有部队调到新郑来吧。
    没办法,新郑的位置实在太过敏感了,不管秦军日后想从周地东出,还是想要从楚地北上,新郑都可以随时出兵进行干扰。
    换言之,除非秦军继续从楚地向东,继续与几乎只剩下了穷山恶水的楚军决战,否则,秦军势必要拿下新郑。
    一座新郑城,可以改变太多太多的局势。
    因此,赵括思考的,不是怎么拿下新郑或是拿不拿下新郑的问题,而是拿下新郑后,如何面对秦军必然的疯狂的进攻。
    若是攻燕的大军能及时回转,那自不必说,可极大的可能,攻燕的大军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回转的,而赵括显然也没有催促廉颇和田单的意思。
    那么,有没有可能以现在的六万多兵力在新郑顶住秦军呢?
    如果没有把握挡住秦军二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那么拿下新郑还有必要吗?
    自己不拿下新郑,那么韩之国就还在,韩之国还在,秦国就不能肆无忌惮地占领,毕竟韩之国可是他的唯一的盟友。
    而若是自己拿下了新郑,秦国再把它给夺了回去,秦国恐怕就不会将新郑还回给韩之国了。
    这样一来,赵军之前的胜利就变得无关紧要,甚至是在为秦军做嫁衣了。
    因此,想要拿下新郑,就必须做好与秦军在新郑决一死战的准备。
    至少,也算是秦赵决战前的序幕。
    那么新
    郑,有没有可能成为与秦军决战的初战场呢?
    看着远处还算雄伟的新郑城,赵括也有些吃不准,随即似是自问,又似是疑惑地喃喃自语道:「这新郑城,寡人是打还是不打呢?」
    话音虽轻,但站在身旁的李牧和赵韦却是都听得清清楚楚。
    「当然要打了。」赵韦几乎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
    「哦?」听到赵韦的回答,赵括倒也没有恼怒,反而带着认真的脸色看向了赵韦,继续问道:「为何?」
    「送到嘴边的吃食,哪有不吃的!」赵韦也一脸认真的回答道。
    闻言,赵括却是微微一愣,随即若有所悟地又看向了李牧,继续问道:「李将军以为呢?」
    李牧显然想得比赵韦要多得多,略略迟疑了好一会儿之后,才终于抱拳答道:「赵将军所言,虽直接,却是至理。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也。」
    李牧当然也知道赵括所担心的是什么,在肯定了赵韦的答案之后,也给出了他的解释,道:「秦军若来,能守则守,不能守则退,反正我军已立于不败之地也。」
    闻言,赵括也终于大笑了起来。
    是呀,自己在担心什么?好不容易的反超秦国国力的机会摆在面前,自己居然害怕了?
    害怕什么?害怕秦军大举来攻,害怕韩之国彻底地落入秦军手中,难道自己不攻新郑,秦军就不会北上吗?难道自己退出了韩之国,韩之国就不会被秦军所彻底地掌握吗?
    已经没有了兵力的韩之国,只能依附在秦国身上,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自己若退,无异于将韩之国让给了秦国了。
    新郑,不打也得打。
    不过,既然要打,那就要按照必胜去准备了!
    「李将军,传令,打造攻城器械,准备进攻新郑。」打定了主意的赵国随即对李牧命令道。
    「是。」李牧立即答应道。
    「飞鸽传令上党光狼城,准备向秦国城东做试探性进攻。」赵括继续下令道:「目标离石要塞。」
    「是。」身边的传令兵也立即答应道。
    「赵韦。」赵括随即又继续命令道:「飞马回邯郸,把城西的兵马拉出来,在新郑城西林间待命!」
    闻令的赵韦顿时一喜,当即双手抱拳领命道:「是。」
    随即,飞似的,赵韦便匆匆离开赵括而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diaoju5.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diaoju5.com